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 2016-10-06 更新日期: 1970-01-01 编辑: 浏览次数: 5152
标签:
概述:

湖北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地处荆山山脉主脉。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省级
主管部门
林业
序号:
鄂32
保护区名称:
五道峡
行政区域:
保康县
面积(hm2):
23 816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及香果树、大鲵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始建时间:
1990/1/1
地质地貌:
构造复杂,岩石走向与荆山山脉走向一致,以褶皱为主岩层挤压紧密。山脉多由沉积岩和石灰岩及变质岩构成。区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多状,望佛山为最高峰,海拔为1946m,最低点在五道峡,海拔为550m。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80天,平均气温8.5℃,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零下1.6℃,极端最低温-21.5℃,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5.6℃,极端最高温35℃,大于等于活动积温3840℃。在降水方面表现为高度集中,夏季高温高湿,年降雨量920mm,夏季降雨约占全年总量的50%。
水文:
气候:
土壤:
植被:
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21个群系。有维管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50属93种,种子植物160科778属1605种(裸子植物7科20属32种,被子植物155科759属157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一级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5种,二级有篦子三尖杉、大果青杄、巴山榧树、连香树、樟树、楠木、闽楠、野大豆、鹅掌楸、厚朴、水青树、红豆树、香果树、喜树、川黄檗、红椿、呆白菜和榉树18种。此外,五道峡自然保护区还保存由大面积的野生腊梅、野生牡丹群落,还发现了全国迄今最大的小勾儿茶居群和红豆杉大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场所,已知野生脊椎动物26目80科268种,其中两栖类3目8科23种,爬行类3目9科34种,鸟类12目37科151种,兽类8目25科6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其中一级有豹、云豹、林麝、金雕4种,二级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豺、黑熊、黄喉貂、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河麂、斑羚、鬣羚,褐冠鹃隼、黑冠鹃隼、鸢、黑翅鸢、苍鹰、赤腹鹰、凤头鹰、棕尾鵟、大鵟、普通鵟、灰脸鵟鹰、白尾鹞、鹊鹞、白头鹞、白腹鹞、红脚隼、红隼、红腹角雉、勺鸡、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褐翅鸦鹃、草鸮、红角鸮、雕鸮、毛腿鱼鸮、斑头鸺鹠、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大鲵、虎纹蛙45种
社会经济: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