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中国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0238

标签:

摘要: 当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出现原始农业,即开始改变天然植被。但在金属工具普遍使用以前,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仅是局部的、缓慢的、微小的。如我国直至春秋时代,在古今植被变化最大的华北平原上,人口还十分稀少;河北平原中部还存在一片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各城邦国家之间...

当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出现原始农业,即开始改变天然植被。但在金属工具普遍使用以前,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仅是局部的、缓慢的、微小的。如我国直至春秋时代,在古今植被变化最大的华北平原上,人口还十分稀少;河北平原中部还存在一片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各城邦国家之间还存在瓯脱地带。可见人为的垦殖范围不大,对植被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其时黄河中游地区仍保持良好的森林和草原,南方宁绍地区的四明山地、会稽山地在春秋时代大部分仍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

战国开始铁器工具的大量使用,加上各国竞相变法,发展农耕业,奖励垦荒,辟草莱,开阡陌,于是大面积的天然植被迅速遭到破坏,而为人工栽培的植被所代替。部分地区因自然环境较差,天然植被被破坏后,环境更趋恶化。

(一)华北平原近年来发现河北武安市磁山和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新石器时代 遗址中出土粟的遗存和石制农具,说明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脉、豫西山地的交接处已经有了进人耜耕阶段的农业,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以后因农业工具的改进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加速了对森林和草原的伐拓。战国时代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山东丘陵西麓的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为“桑麻之业”的栽培植被所替代。今冀、鲁、豫三省交界的东部地区,在公元前2世纪时已缺乏薪材,可见天然森林已被砍伐殆尽。在往后的2000多年里,这一地区为战争发生最频繁之地,和平时期的大规模垦殖和战争时期的大规模焚毁的 交替出现使破坏的植被没有时间得以恢复。晋末十六国时期,长期战乱,人口流徙,大片农田荒芜,转为次生草地和灌木丛,本地区西部和北部不少农田变成了牧 地和狩猎场所,如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将今豫东、鲁西地区辟为猎场。北魏时曾一度 将豫东黄河南北两岸千里之地辟为牧地,同时因水利失修,灌溉系统破坏,盐碱遍 地,灾害连年,农业也未获发展。隋唐统一时期,在华北平原上大兴水利,发展农耕业,大片栽培植物替代了次生草地和灌木丛。

(二)黄河中游地区该区域中的陕西渭河平原,山西南部涑、汾河流域和河南西部的伊洛河流域,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进人了农业社会,天然植被已开始遭到破 坏,代之以人工栽培植物。但是其他地区在战国以前仍还是畜牧区,森林和草原分布还相当广泛。秦汉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秦汉建都关中,迁入大量关东人口,农 业空前开发,大力兴办水利。当时长安地区“亩值一金”,可见农耕业发展的程度。 关中平原南部的秦岭山区和东部的函崤山地,为秦汉都城建设宫殿的主要取材地, 森林之破坏可以想见。东汉末董卓迁汉献帝自洛阳趋长安,往陇山伐木以修长安 宫室,陇东森林也遭采伐。秦皇、汉武北逐匈奴,修长城,为保卫农耕区,将大量汉民移人黄土高原北部地区,设郡县,辟农田,农牧分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及其以南地区因农业发展而被誉为“新秦中”,于是大片天然 森林和草原为栽培植被所替代。

(三)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该区农业开发较早,古今植被变迁也很大。太行山中段是华夏族发祥地之一。从商代开始有很多政权建都于太行山东麓,如殷(安阳殷墟)、沫(今河南淇县)和赵国的邯郸等,宫室的营建材木均取于此。北魏时“京洛材木,尽出西河”。西河指今晋北以吕梁市离石区为中心的地区。隋唐都长安,“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南宋洪迈已指出,北宋时营建开封,也采用山西高原的岚、石(治今吕梁市离石)、汾阳之柏。所以,经过历代的采伐,太行山区的森林至北宋时已半为童山。明代建都北京,城内大建宫室、官署,大同、宣化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运送至京城。从偏关至山海关原有一条延袤千里的“林木茂密”的森林带,由于京师富豪官宦竞起宅第,至弘治年间已被采伐殆尽。此外,历史上每逢战乱、灾荒时,河北平原饥民多人山为生,乱砍滥伐。明代中期以后,玉米、甘薯等作物传人,迁人山区的饥民增多,林木被砍伐更甚。清代乾隆年间,林县一带“外山濯濯,屋材腾贵”。至清末民初,林县境内,“山坡有土之处,多垦作荒田,栽种树木者殊少”。由此加重了太行山区的水土流失,以致形成“土薄石厚”的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次生植被的生长。

(四)豫鄂川陕交界地区古代原为一片亚热带森林。唐宋时代秦岭、大巴山区还保存着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良好。元以前仍然人迹稀少。明初湖广、河南、陕西三省间,地广人稀,“山谷阸塞,林菁蒙密”。秦岭山区称“南山老林”,大巴山区称“巴山老林”,都是“高山深谷,千峦万壑”,人迹罕至之地。明宣德年间以后,大批流民迁人林区,至明中叶进人鄂西郧阳山区的流民竟达200万之多。清中叶又出现一次大批流民迁人的浪潮,流民进入山区后,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甚至开辟梯田。多年老林,尽遭砍伐,以至“老林邃谷,无土不垦”。到了19世纪,除了少数地区如神农架、镇坪、淅川等处尚有较多的森林和竹林外,荒山秃林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故该地为天然植被破坏较晚而程度极为严重的典型地区。

综上所述,可知历史时期我国的天然植被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 GeoDiango介绍
  • 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
  • 三维体元填充模型的基本了解
  • 地理空间数据构成
  • 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