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城市规划的两项重大规划措施

唐代城市规划的两项重大规划措施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263

标签:

摘要: 唐人在进行具体城市规划时,先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为区域总体规划创造了前提。 划分地区性经济圈 唐人在总结前代及唐前期发展江南区域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其时发展要求,对庞大江南经济区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作了进一步的安排。他们按照各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经济特征及...

唐人在进行具体城市规划时,先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为区域总体规划创造了前提。

划分地区性经济圈

唐人在总结前代及唐前期发展江南区域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其时发展要求,对庞大江南经济区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作了进一步的安排。他们按照各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前景,将全区域划分为四个经济圈(或分区)。即淮南、江北地带之江淮经济圈;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包括浙东、福建沿海地带之浙东经济圈;以浙西及赣江流域所组成之浙赣经济圈和以荆襄及湘江流域为主之荆湘经济圈。这四个经济圈的农业都较发达,其中尤以浙东及荆湘地区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产粮区。可见农业经济水平较高,是当时各经济圈的共同经济特色。

除农业外,各经济圈都有一定的地区经济特色。综观前文叙述,大体上江淮经济圈以盛产绫锦赀布之纺织业、制盐业和铜铁矿冶业见称;铜器制造业更驰名天下,堪称全国之最。浙东经济圈之纺织业、编织业、冶铁业、盐业、瓷业、造纸业及制茶业等都颇发达,其中尤不乏名产品,如闻名全国之越瓷等;柑桔种植及渔业也发达,产量亦大。浙赣经济圈盛产木材,造船业发达,瓷业、制茶业、造纸业,铁、银、铜、铅、锡各种金属之矿冶业以及麻纺业亦颇繁荣,其中茶叶及银矿的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荆湘经济圈则以生产麻布、漆器、瓷器、茶及金见称。这里列举的各经济圈的一些产业,都是各地区的主体产业,商品生产量均高,是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可视为各经济圈经济特色的表征。当然,各经济圈的其他产业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供本地区消费,或者部分提供其他地区。不过从地区经济比重看,还未达到作为地区经济支柱的生产水平,故尚未形成经济圈的一种经济特色。进入晚唐,各经济圈的产业又有新发展。例如荆湘经济圈的茶业就是一例,足致发展成为五代时维系楚国割据政权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

选择区域中心及地区中心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故规划采取以先进地带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方式来推动较为落后地带的发展。因之,选择区域中心地带及地区或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便成了进行具体规划的又一先决前提。

综观上述各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情况,显然浙东经济圈发展较快,而其中之太湖流域及杭州湾附近沿海地带又最为先进。江淮经济圈中之扬州,经济基础亦较好,尤具发展前景。此两处虽隔江相望,但由于大运河的联贯,实已连为一体。这是全区域精华荟萃之处,可以充作全区域之中心;而扬州的经济地位正在迅速上升,不仅已是这个区域中心地带之重心所在,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当是江南经济区之中心城。

太湖流域及杭州湾附近,工农业生产水平高,城市分布密度大,人口亦集中,是浙东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所在。杭州既是大运河起点,又濒钱塘江且近海,是“咽喉吴越,势雄江海”(《杭州刺史厅壁记》)的东南名都,航运便利,各方商贾汇聚于此。唐时已是“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足见城市经济甚为繁荣,实已成为浙东经济圈的中心城。太湖滨之湖州,是太湖流域的一个经济中心。物产丰富,商业繁荣,所谓“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富不若也”。看来在浙东经济圈中的地位几不亚于杭州,实际上是浙东经济圈的副中心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泉州亦渐繁荣,晚唐时渐已跃居浙东经济圈又一副中心城的地位^

浙西号称富饶,赣江流域亦物产丰富,浙赣经济圈正以方兴未艾之势向前发展。洪州附近地域是此经济圈之中心带,洪州是中心城,饶州是副中心城,江南西道治所亦在洪州。荆湘经济圈之中心带为潭州至衡州地带,荆襄之间可视为次中心带,潭州为这个经济圈的中心城,襄州是副中心城。襄州乃汉水流域之重要城市,经济颇繁荣,人口亦较众,在当时荆襄地带实居经济活动组织中心的地位,对整个荆湘经济圈亦颇具影响。山南东道治所即设于此。

以上所述,便是江南经济区区域中心及区内各经济圈中心的选择概况。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