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波动对水利建设的影响

气候波动对水利建设的影响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700

标签:

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气温一度下降,在全球曾引起“小冰期来临”的恐慌;而八十年代以来气温的持续上升,又带来“警惕温室效应”的呼声高涨。气候波动影响到全球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自然灾害的特征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演变等等,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故与水利建设密切相关。...

20世纪60-70年代气温一度下降,在全球曾引起“小冰期来临”的恐慌;而八十年代以来气温的持续上升,又带来“警惕温室效应”的呼声高涨。气候波动影响到全球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自然灾害的特征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演变等等,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故与水利建设密切相关。

国际红十字联盟与红新月协会公布的全球受灾人口变化资料表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世界上遭受旱灾的人口最多;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受旱灾人口明显下降,受水灾人口急速上升;90年代后期以来,不仅受水灾人口居高不下,而且受旱灾人口再攀新高。这一趋向与我国的情况大致相当。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两个时期。从1950-1998年全国336个气象站汛期6-8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来看,这两个时期的降水量明显偏高于正常值。而2000年以来,我国不仅突发性高强度局部暴雨洪灾频繁发生,在城市与山区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旱灾的范围在扩展,持续时间在延长,危害性在加重,连降雨量历来充沛的南方省区也持续遭受旱情的困扰。

气候数十年尺度的波动,对水利建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上半世纪大洪水年偏多,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水利建设多以防洪为主。大量防洪工程建成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六、七十年代的干旱期。水利建设转向抗旱,到处打井,建引水工程。多年的干旱又形成了对洪水的麻痹思想,河道清障与堤防维护被忽视,防洪工程老化失修问题严重。直到1998年大洪水之后,国家才痛下决心成倍增大了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

从姚汉源先生(1987)等编著的一些水利史书上,我们可以知道西周之前黄河流域曾经是“汤汤洪水”、“浩浩滔天”,而西周的河事记载较少,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又增多起来。当时“关中种稻”,“八水绕长安”,降雨量明显比现在要多一些。通过郑国渠等灌溉工程的兴建,秦国农业兴而国力强,为“卒并诸侯”奠定了基础。但到秦汉之后,随着气候的变冷,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西汉时修河东渠,动用了数万劳力,却因“河移陡、渠不利,田者不得尝种”。西汉后期,我国古代著名农业家汜胜之到关中指导农业,不得不“大力推广种麦”。东汉之后,大批耕地又由农转牧,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尝试了通过生产方式的调整求得与自然条件的平衡。由于粮食难以自给,不得不依靠运河从南方运粮,东汉迁都洛阳,缩短漕运路线是动因之一。当时为了增加洛阳水源,曾建过一个引水工程,“穿渠引谷水注洛阳下”,但是“及渠成而水不流”,显然是失败了。到了隋唐,情况再度改变。汉中复可种稻,京城重返长安。可见中长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水利建设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冷暖干湿并非只有简单的对应关系。隋朝在公元589-617的后20年中,出现了重大水灾年5次,其中两次大水“漂没了黄河中下游四十郡中的三十余郡;重大旱灾年1次,且“尤以山东为甚”。当时的“山东”实际包括了今日河北的部分地区,可见当时也存在旱涝并重的现象。同时,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变化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如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城楼兰,兴于汉而衰于唐,气候就显示出了冷湿暖干的特征。而河套地区到唐天授初年(公元690年),虽有重兵驻扎,却一度“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一改汉时荒凉,靠屯垦就可以自给军粮了。大量资料表明,冷暖干湿变化的时空尺度并不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一个地区水旱灾害变化规律时,对此应特别给予注意。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数十年以致数百年的中长期波动,而水利设施的寿命一般也就是数十年至数百年。为了使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效益,今后水利建设中长期规划的重点,投资方向与比例分配,拟建水利工程的合理布局与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和环境评价等等,都应该考虑到气候波动对未来降雨时空分布,水旱灾害频率、严重程度与范围,以及水环境演变趋向的影响,要尽力改变“大灾之后才有大治”的被动模式。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