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明朝人改造元代大都城的主要概况

中国古代明朝人改造元代大都城的主要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9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482

标签:

摘要: 基本概况 相关链接 基本概况 1、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并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因元人撤退,大都城北部人烟稀少。为巩固城防,特缩小城的规模,放弃城北部分城区,在大都城北垣以南五里处另筑新垣,以为城之北垣。 2、明成祖朱棣为抗击蒙古势...

基本概况

1、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并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因元人撤退,大都城北部人烟稀少。为巩固城防,特缩小城的规模,放弃城北部分城区,在大都城北垣以南五里处另筑新垣,以为城之北垣。

2、明成祖朱棣为抗击蒙古势力南侵,并进一步控制东北,决意将都城北迁。因而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诏营北京宫室修缮城垣,经过十五年的经营,至永乐十八年始告成。十九年初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在修建过程中,永乐十七年,曾展拓南城,将南垣向南推进了二里,以调整城之规模,城周达四十五里,此即北京之内城。形制呈近似正方形,四面共开九座城门。南面共三门,正南为丽正门(后改名正阳),其东为文明门(后改名崇文),其西为顺城门(后改名宣武东面二门,南为齐化门(后改名朝阳),北为东直门;西面二门,南为平则门(后改名阜成),北为彰仪门(后改名西直);北面二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3、明世宗嘉靖年间,为加强城防,又加建外廓。原拟环内城修筑,嗣因财力不济,仅筑南面,包内城之南,转抱东西两角楼,计长二十八里。计设七门,南三门,中为永定,左为左安,右为右安;东二门,南为广渠,北为东便;西二门,南为广宁,北为西便。从此,北京城外部轮廓,形成“凸”字形制。

4、明改造元大都,除调整城址外,改造重点在宫廷区。由于城址向南拓展,、故明之宫城“紫禁城”虽仍沿用元宫城旧址,但亦随之稍事南移。皇城也作了相应的调整,拓展了旧皇城东、北、南三面,扩大了宫城与皇城的间距。调整后的宫城,周回达六里一十六步,辟八门。正南第一重为承天门,第二重为端门,第三重为午门;东面一门,为东华门;西面一门,为西华门;北面一门,为玄武门。宫城轮廓呈规整之长方形。宫城外为皇城,城周一十八里。计有六门,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因宫城与皇城间距有所扩展,故按“左祖右社”之制在宫城之左前方建太庙,右前方置社稷,与午门外之外朝联为一体,构成宫城前之宫前区,作为整个宫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增设宫前区外,还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水面。

经过城址的调整,宫城的规划位置亦接近城中央,更能符合传统“择中立宫”之制的要求,而非元时偏处城南。

5、明初由于调整城址,北京城市亦渐向南发展。本来南城外,因近金中都城,元时已是居民稠密,市肆繁荣。奠都以来因城市经济蒸蒸日上,故永乐年间又于南城外大事营建廊房,扩展市肆。©使城市经济活动中心由元时之城北积水潭一带地段逐渐转向城南,为日后外廓发展成为繁盛之中心综合商业区打下了基础。不仅如此,还在南城外营建了天坛、山川坛(后改为先农坛),更从政治活动上为城市向南发展创造了条件。

6、明北京除因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而致调整元大都城市商业网规划格局外,坊巷之布署,以及市坊有机结合之方式,基本上均承元旧,并无甚大的变革。

以上几点,便是明人改造元大都城的主要概况。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