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

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9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590

标签:

摘要: 海河水系形成以前,流经河北平原上的主要河流是黄河(这在黄河一节中已经提到)。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在战国中叶以前,河北平原上曾出现过三条有明确记 载的黄河故道:最西的一股是《山经》中记载的大河,出大郑山后东北流经今太行山东麓,折东走今雄县、霸州市一线,在地质构造上...

海河水系形成以前,流经河北平原上的主要河流是黄河(这在黄河一节中已经提到)。据谭其骧先生研究,在战国中叶以前,河北平原上曾出现过三条有明确记 载的黄河故道:最西的一股是《山经》中记载的大河,出大郑山后东北流经今太行山东麓,折东走今雄县、霸州市一线,在地质构造上为凹陷带,至今天津市区人海;中间一股是《禹贡》记载的大河,自今冀中平原的深州市一带从《山经》大河分出,东北流至今青县人海;最东的一股,即《汉书•地理志》中的大河,出山后离开了太行山东麓,东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今黄弊市人海。

据最近对华北平原地下古河道的研究成果表明,《汉志》大河基本流路在中全 新世已经形成。由于《汉志》大河长期塑造的自然堤,自西南向东北横亘于河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区,而全新世中期的温暖、降水多的气候条件,使《汉志》大河的西北 地区,即河北平原的中部和西部,出现了由大陆泽一宁晋泊、白洋淀一文安洼、七里 海一黄庄洼三大相对集中、断续相连的湖沼带。当时《山经》、《禹贡》大河尚未形 成,发源于太行诸山的河流皆汇集于这一湖泊带。进人晚全新世早期,黄河下游河 道泥沙堆积渐高,某次决口河水从大邳山以下破自然堤坝而北流,循着低洼的大陆泽一宁晋泊、白洋淀一文安洼湖泊带,折东至天津市地区人海。《山经》河、《禹贡》 河开始出现。据研究,《山经》河和《禹贡》河实际上是同时出现的一条大河北岸分 流,深州市以下两河之间,即为《禹贡》中所谓“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的地 域。九为多数之意,逆河是潮汐河口海水倒灌的形态,反映了当时《禹贡》河尾闾三角洲分流实态。《禹贡》河形成的时代大致为历史上的夏代时期。

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全面修筑堤防以后,《山经》、《禹贡》大河因堤防阻隔,开始脱离黄河水系而断流,然其下游河道仍接受源于太行等山的地表径流,逐渐演变成独立的地方水系。这时形成的海河独立水系规模不大,仅包括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三个水系。以后随着泥沙的堆积,天津地区海岸在今天津市区以东军粮城一泥沽一线,于是狐河(今沙河)、溘河(今唐河)、治水(一作瀠水,今永定河)、沽河(今白河、北运河)、大清河诸河均在天津会合入海。海河水系初步形成。这时河北平原上除了黄河及其支流漳河外,还有滹沱河、梗水(今州河)、濡水(今深河)等水系独流人海。

西汉中期渤海湾发生一次大海侵,海侵的范围大致在今渤海湾岸海拔4米的等高线附近,相当于今天津宁河、宝坻、武清、静海等区县及河北黄骅市一带。这次海侵的结果,使渤海湾西岸的海岸线大幅度内缩,导致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形成的海河水系因此瓦解,狐、溘、治、沽等水均独流人海,黄河也在这个时期离开了行水数千年的《汉志》河故道,至今黄骅一带入海。这是河北平原上水系一大变迁。

东汉中期以后,海侵退后,海河水系又恢复了西汉初年的局面。公元204年(东汉建安九年)曹操遏淇水,开白沟,通清河下游。清河下游原先已与滹沱河、漳河会合。206年又开平虏渠(今青县至静海的一段南运河),沟通了滹沱河和狐河。于是清河、渾佗河、狐水、溘水、治(瀠)水、沽水等均会合于天津人海。以后的五大水系汇合的海河水系基本完成。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