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4408

标签:

摘要: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1.先秦西汉时期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1.先秦西汉时期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其后,黄河多有决溢。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唐末五代“汴晋之争”时,为了对付沙陀族的骑兵,朱温及其部下曾三次决河,以水代兵。此后,这些决口经常为患。

3.北宋时期

北宋承五代之后,黄河河道变迁不断,决徙频繁,大大超越前代。北宋期间,黄河河道变迁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前期(960~1034年):黄河下游河道大致和隋唐五代相同,史称“京东故道”。这一时期,河患相当严重,决溢较为频繁。黄河除决泛合御河(今南运河)北流到天津附近入渤海外,还决泛南流夺淮入海,不过这些决泛为时大都不长,就被堵塞。只有天禧三年(1019年)、四年在滑州(治所在今滑县东)西北的再次决泛,为时较长,直到天圣五年(1027年)才堵塞,使黄河重归原来的河道。
中期(1034~1048年):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北)决口,形成一条新的河道,史称“横陇故道”。这条河道大致自今清丰县东南“京东故道”分出,东北至沾化县北境入海。不久,河口就严重淤积,后来发展到整个河道淤积抬高,终于出现商胡大决。
后期(1048~1127年):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阳东)决口,向北改道,形成“北流”,在泥沽(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嘉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口,向东分出一支,形成“东流”,亦称二股河,在无棣北入海。此后,宋朝统治阶级内部就黄河是北流还是东流的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议,长达数十年之久。以自然条件而论,北流较为顺应河势。从防御契丹的角度出发,黄河北流,流入契丹境和淤塞北宋边境上的塘泊,均带来不利因素,即所谓“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熙宁二年(1069年),为实现全河东流,堵塞北流,使河水尽归二股河入海。黄河单独东流入海持续了11年,又于元丰四年(1081年)在澶州小吴埽(今濮阳西南)决口,北流至天津西入海。元祐八元(1093年)又一次人为挽河东流,但没有几年,又于元符二年(1099年)在内黄决口,主流仍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尽绝,惟北流独好。

4.金元时期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宋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李固渡(今滑县西南)以西决河东流,经豫鲁之间,由泗入淮。这是黄河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道。在此以前,黄河虽也曾由泗入淮,但为时较短,而此后南泛入淮却长达720余年。

蒙古对金、宋战争中,黄河曾两次人为决口,天兴元年(1232年)和天兴三年,蒙古军先后在凤池口(今南丘西北)和寸金淀决河攻城。在此以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却夺涡、颍入淮,这是一次大的变迁。大德元年(1279年),河决杞县蒲口,至徐州汇泗水入淮。此后,黄河继续北移。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在今曹县西北)决口,主流北徙,沿入会通运河,延袤济南、河间。至正十一年,贾鲁治河,采用疏、浚、塞三法、堵塞北流,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这条河道的新道自黄陵冈(今兰考县东)向东南,于徐州入泗水,循泗入淮。

5.明清时期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得考虑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黄河多沙,多支分流,“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并因“南行故道淤塞,惟北趋渐不可遏”,具体表现为入运口的不断北移。万历年间(1573~1619),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治河,当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的治河只局限于河南以下的黄河下游,未治理中游,单靠“束水攻沙”,亦不可能将泥沙全部输送入海,时日稍久,河床依然淤高,决溢仍不能避免,但河道却从此基本上固定下来。清代和明代一样,漕粮仰给于江南,因此治河仍以保运为主。清朝前期对治河相当重视,黄河未发生大的变迁,只有局部的改道。清朝后期,经济衰退,河政腐败,黄河失于治理。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大决,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军起义,无力堵塞,遂造成黄河北徙改道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由淮入海的历史。自咸丰改道至同治末(1874年),黄河呈漫流状况,自长垣兰通集下分为二股三支,其中一支至张秋入大清河,即为后来黄河正流。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十年,两岸大堤建立,新的河道初步形成。这条河道大体上就是现在黄河的河道。清末至解放前河患仍不断发生。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企图利用洪水阻止日军西进,挖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洪水沿淮泻入洪泽、高邮诸湖,汇入长江,直到1947年3月才在花园口堵口,复归故道。此次决口的受灾面积达54000平方公里,死亡失踪多达89万人,历时9年半,所致灾害之严重,为黄河史所罕见。对黄河下游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变迁。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