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海岸线概况

长江海岸线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192

标签:

摘要: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三角洲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北至如东小洋口,南临杭州湾,面积约40000平方公里。冰后期海侵,三角洲渐被海水侵没,海岸线大致相当于今海拔4〜5米等高线位置。距今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三角洲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北至如东小洋口,南临杭州湾,面积约40000平方公里。冰后期海侵,三角洲渐被海水侵没,海岸线大致相当于今海拔4〜5米等高线位置。距今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的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江北的古沙嘴由扬州向东延伸,经泰州、泰兴至如皋附近。公元前1世纪时,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即长江三角湾北侧的海岸线,大致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缘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夹江容易派积,沙洲并岸,形成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泰兴、如皋以南至白浦以南一线,沙洲的前端推至如东,称为廖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 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洲推至今余西(今属 南通)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东布洲与大陆相连后,又形成一个马蹄形的石港湾。南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东南部和启东市尚未成陆。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境土地大片班没。元至正中至清康熙十一年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人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启东市东南寅阳附近。今三角洲北岸面貌基本形成。总之,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合并了一个连一个的沙洲而形成的。

唐时长江口外涨出东西二沙,即今崇明岛的雏形。12世纪时演变为三沙,亦称崇明沙五代为崇明镇。南宋时居民繁衍。元至元十四年建为崇明州。明初降为崇明县。明代以来,因沙洲涨坍曾五迁其治。清乾隆时崇明沙洲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明万历十三年移治长沙,即今崇明县治。

长江口南岸,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过后,海平面上升,古长江三角洲大片土地被海水所侵,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在长期波浪作用下,将近海的泥沙和介壳动物的遗骸堆积在长江口南岸的边缘,形成几条西北一东南向的沙堤。以后沙堤以东成陆,而这些沙堤高于两侧地面,于是当地人称之为冈身。最早见于北宋郏亶和朱长文。冈身在今吴淞江北岸有五条:最西一条相当于太仓、外冈、方泰一线,最东的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东西相距6〜8公里不等。在今吴淞江南岸有四条:最西一条相当于马桥、邬桥、胡桥、漕泾一线,最东一条相当于莘庄、横泾、奉贤、柘林一线,宽度为1.5〜2公里,南端近海处扩展至4公里左右。据C14测定,最西一段冈身形成于距今6800年,最东一条冈身形成于距今3200年,这说明这段4〜8公里的冈身地带,塑造成的时间将近4000年之久。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东还发现良渚文化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冈身以西更有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充分证明这条冈身地带及其西部地区成陆于新石器时代。在最东一条冈身以东陆地,至今未发现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海岸线离开冈身向东扩展的时间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1一3世纪以后。

在冈身以东,今浦东北蔡、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存在着一条北西向的断续沙带,与宝山区境内的盛桥、月浦、江湾一线的断续沙带连成一条与西部冈身地带相平行的古代海岸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这条沙带以西的上海中部地区出土了不少南朝至唐代的文物,更重要的是1975年在今浦东新区北蔡西北严桥,也就是这条沙带西侧发现了唐宋时代的村落遗址。1979年又在北蔡出土了唐代中期的木船,出土层经分析为海滩相沉积,则木船沉于岸外海滩之上无疑。考虑到从海岸的形成到人民可居,应有一段相当长的脱盐、排涝过程,故推断这条沙带及其以西地区当成陆于两晋时期,即公元3、4世纪,距今17年左右。

今北起嘉定区界的吴淞江南岸,南经顾路、龚路、川沙、祝桥、盐仓、惠南、大团的条里护塘,为北宋熙宁年间郏亶《水利书》的海岸线,也就是《弘治上海县志》记载的下沙捍海塘。在此岸线以西、下沙沙带以东的浦东中部地区发现不少唐末五代至两宋时代的遗址遗物,说明这是一条相当于10—11世纪形成的海岸线。宋代开始气候转暖,海平面有所上升,海岸线虽然稳定在里护塘一线,但经常受到潮灾的威胁,所以南宋、元、明时期都曾有重修之举。明清以来,长江南岸海岸线伸长缓慢。明万历十二年修了外桿海塘。清雍正十一年南汇知县钦连主持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北起今浦东新区黄家湾,南经合庆、蔡路、江镇、施湾入南汇区黄路一线。乾隆初钦公塘外田庐日辟,复筑一条南接南汇、北连宝山的老圩塘。光绪七年又在老圩塘外筑小护塘,亦名陈公塘。光绪十年自浦东新区撑南经南汇老港、新港折西至泥城,又筑一条由南汇知县王椿荫主持修筑的王公塘。以后沙滩日涨,光绪三十二年又在王公塘外,由南汇主事李超琼主持筑李公塘。1933年被冲毁。1912年前大致形成今人民塘一线。

近四五百年来,长江主泓自太仓至川沙高桥港口附近紧逼南岸,由于海潮的侵蚀,局部海岸坍没现象十分显著,主要发生在月浦、宝山和高桥北面一带。今宝山区城在吴淞江西岸,北临大江,是明嘉靖十六年所筑的吴淞所新城此前吴淞所老城筑于洪武十九年,在新城东北5米,距海尚有1.5公里。嘉靖时因海渐坍江,故移于西南500米筑新城。老城于万历末全部坍人江中,以后又不断坍岸,后因清乾隆年间修了石塘,才得保全。可见自14世纪 中叶以来,这里的江岸已坍去2公里余。今月浦东北3公里张家宅后海塘外,自宋至明中叶有个著名的黄姚镇,一度为海上贸易港口,在明嘉靖、万历间坍入江中。吴淞江口以东的长江江岸也有坍没,水乐十年在今老宝山城东1.5〜2公里处筑一土山,高150米,名宝山,以为航海标志。万历五年于宝山之麓筑宝山城。万历十年海潮大溢,宝山及宝山城 均被海水沦没。清康熙三十三年于万历旧城址西北1公里造一新城,即今尚存的老宝山城,距海塘已不足1里。可见此处坍岸也十分明显。高桥以南流势渐微,泥沙沉积,越南流势越缓,沉积量越大,故南汇嘴一带延伸最快。部分泥沙越过南汇嘴,为杭州湾强潮推向西南,使奉贤的里护塘以外海岸不断延伸。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