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灾害的监测

对灾害的监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3527

标签:

摘要: 对灾害的监测 对灾害的监测 监:从旁察看;测:确定被观察事物的有关数值。对灾害的监测:是指察看与灾害有关的一切有关事物,并刻画出相关现象。简言之,就是对灾害系统的监视、测定。 人类对灾害的监测古而有之。 公元400多年前春秋时期有名谋士计然在《内经》中...

对灾害的监测

监:从旁察看;测:确定被观察事物的有关数值。对灾害的监测:是指察看与灾害有关的一切有关事物,并刻画出相关现象。简言之,就是对灾害系统的监视、测定。

人类对灾害的监测古而有之。

公元400多年前春秋时期有名谋士计然在《内经》中就有“太阴三岁处金则穣,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的表述,意为:最初三年,太阴的位置在西的方向,各地都得到丰收。当在北的方向时,就有三年歉收。当它在东的方向时,有三年富足,当它在南的方向时,则有三年旱灾。

早在1800年前的中国东汉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就已经发明了监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其原理是利用物体的惯性作用来测知地壳本身的震动。世界上地震频繁,但国外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那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乃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1800年之久!

近代物候学的创导人竺可桢,从青年时代起,就养成了每日观察气温、风力、云量等和可见物候现象(如花开、鸟鸣等),并将它们统统记在日记上。这些记录,一日二日,一月两月,看不到它们的学术价值,但长年积累,经过纵向、横向比较,就可以得出两地差异和一个地方气候变化的结论。久而久之,就可以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用肉眼观察物候,也会涉及一些灾害现象,也是一种对灾害的监测。正因为如此,1926年竺可桢撰文《论祈雨禁屠与旱灾》,公开批评政府不重视科学,提倡迷信,不利于国计民生,有害于民族振兴。

今天,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监测,更多地是仰赖于各种专用仪器和设备,以及相关技术来完成。其中,卫星和遥感技术在监测大面积灾情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GPS定位仪和GIS技术为监测地形变提供了重要手段;而大量的气象专用仪器和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尽管如此,对灾害的监测仍然离不开较原始的方法。例如,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宏观监测,仍然是肉眼和量具测量地表裂缝变化来推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对灾害险情明显的部位,才采用GPS定位监视、钻孔倾斜仪器监控和地下水位监测孔监测。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