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流域干旱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中国长江流域干旱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243

标签:

摘要: 干旱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形成 特征 相关链接 干旱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形成 长江流域干旱灾害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等要素。就天气形势分析,太平洋高压的维持少动是夏伏旱期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当太平洋高压西伸到川西高原时,...

干旱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形成

长江流域干旱灾害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等要素。就天气形势分析,太平洋高压的维持少动是夏伏旱期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当太平洋高压西伸到川西高原时,云贵川大部成为稳定的暖高压,成为干旱的主要天气背景,也是川东夏伏旱的主要天气势;而云贵高原雨旱两季分明则是当地春旱的关键气候原因。通过对长江流域典型干旱年、偏旱年及平水年中极涡、西风带、副热带高压的演变规律以及地转风、角动量输送特点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长江流域干旱年份的天气环流特征:

特征

长江流域干旱年特征是极涡位于西半球,中心位置偏南,东亚地区西风带偏北,大陆副高强度弱,印度低压较弱,西太平洋副高特强或特弱,对水汽输送不利。处在30°〜35°N地区的长江流域上空地转西风梯度旱年比平水年明显小,不利于地面锋生,且旱梅年北支西风强于南支,而平水年南支强北支弱。角动量输送极大值旱年出现在1月,而平水年并非在1月出现极大值,在角动量输送量上旱年比平水年大得多。

地形、高程、坡向等也是长江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影响干旱的地理因素。在低海拔的河谷区,受焚风和气温梯度的影响,气温高而降水少,成为固定的干旱带,如大渡河谷、安宁河谷、金沙江下游和峨江上游河谷均是干热河谷区,呈现亚热带地理景观。而在同一区域,气候的垂直差异很明显,如大渡河谷段1100m高度带为亚热带半干旱地区,而1500m处即转为暖温带区,气温不高,降水增加,到1800m以上则成为湿润地区,暑热尽消,常绿阔叶林生长茂盛。又如四川江津县靠近长江,高程在200m的冲积平原上伏旱频率达90%,600m以上的山坡地伏旱频率降为50%,1000m以上则基本无旱情发生。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干旱灾害的一个影响因子。例如,陡坡开垦几乎都将成为常年受旱的“望天田”。25°以上的陡坡土壤层都很薄,自身的蓄水能力差,又无法引水灌溉,因此土地的干旱时间长,生物产量很低。乌江流域多为石灰岩山地,地形崎岖,土壤发育不良,涵养能力很差,虽贵州高原降水充沛,雨日多,但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漏水,土壤含水量并不大,稍遇高温少雨天气,即可发生旱灾。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