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径流量分布概况

中国年径流量分布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7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3136

标签:

摘要: 分布趋势 丰水带 多水带 平水带 少水带 极少水带 相关链接 分布趋势 中国年径流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上和降水量的分布趋势一致。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也是自南向北递减,近海多于内陆,山地大于平原,特别是山地的迎风坡,年径流量远远大于临近的平原或盆地。其中,径...

分布趋势

中国年径流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上和降水量的分布趋势一致。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也是自南向北递减,近海多于内陆,山地大于平原,特别是山地的迎风坡,年径流量远远大于临近的平原或盆地。其中,径流深为50mm的等值线自东北的海拉尔起,经哈尔滨、张家口、延安、兰州至西藏南部,与400mm降水等值线近似。这条线以东,气候湿润,地表径流丰富;以西则气候干旱,地表径流较少。

与降水量的分布类似,中国年径流量也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分为五个径流带。这些带不仅大致与中国各自然地带和各降水带相符,而且每个地带都有其特殊的水文地理特征和植被、农作物。自东南至西北依次为:

丰水带

年径流深大于900mm,大致相当于亚热带和热带常绿林带,年降水量一般超过1500mm,径流系数大于60%(图1)。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的大部,江西、湖南的山地,广西南部,云南西南部和藏东南。

浙闽丘陵和台湾山地,是中国径流最丰富的地区。台湾山地年径流深高达2000〜4000mm,为全国最高区,但其东西两侧平原径流深则较少,分别在1200mm和800mm左右;浙闽丘陵大部分地区年径流深在1000mm以上,且山地较多,平原盆地较少。两广丘陵和南海诸岛的山地是多雨中心也是径流高值区,年径流深为1400〜1600mm,最高可达2000mm。江南丘陵地区,地处锋面和气旋频繁活动的路径上,成雨机会甚多,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径流高值区,年径流深可达1000〜1200mm。四川盆地地形复杂,径流的地区分布变化大,盆地周围高于盆地中心。盆地西侧的川西山地,降水较多,径流丰富,以峨眉山及雅安附近为高值区,年径流深可达1600mm以上;其他如夹金山、邛崃山、龙门山及大雪山地区的年径流深亦可达1200mm以上,为中国西部径流最丰富地区;盆地东北的大巴山和东部的巫山也形成几个径流高值区,年径流深达1000〜1200mm以上。云南西部的横断山脉南段、高黎贡山、尖高山降水也比较丰富,年径流深可达1000〜1800mm。

多水带

年径流深介于200〜900mm间,相当于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降水量一般在800〜1500mm之间,径流系数在40%〜60%之间。主要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东北、华北的部分山地和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地区。

广西西部岩溶地貌发达,一部分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年径流深仅为300〜400mm。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成雨条件较差,径流量也相应减少,年径流深分布各地差异不大,一般在300〜500mm。洞庭湖盆地和湘江中下游平原为400〜500mm,鄱阳湖盆地及赣江中下游平原稍多,但也不及700mm。云贵高原西部山地的迎风坡径流深较大,但背风坡谷地年径流深只有300〜400mm。除此之外,其他地区径流深差异不大,一般为400〜600mm,四川盆地中心大部分不足500mm。华北山地和平原周围的迎风坡成雨条件好,加之山地多由古老的结晶岩组成,透水性很弱,每遇大雨,产生强大的径流,年径流深可达200〜300mm。东北山地与平原从东南的长白山起向北到吉林哈大岭、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往西到大兴安岭也是径流的高值区,一般可达300〜500mm,其中尤以鸭绿江中下游的山地最高,可达700mm以上。此外,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的西段也可高达500mm以上,素有干旱区的“湿岛”之称。

平水带

年径流深介于50〜200mm之间,相当于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mm之间,径流系数在20%〜40%之间。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山西、陕西的大部、东北的大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

黄淮海平原降水较少,且地面多被深厚的近代冲积物所覆盖,地势平坦,土壤透水性强,且蒸发旺盛,因此径流较山区少得多,除淮北平原年径流深在50〜150mm之间变化外,海河平原一般不足50mm,最低地区尚不到25mm。近几十年地下水位下降迅速,土壤不饱和带增厚,更降低了径流系数。东北境内平原低地和背山内陆腹地为径流低值区,三江平原甚至在150mm以下。西南地区的云南高原中部降水比东西两侧少,形成一个明显的径流低值区,年径流深在200mm以下。在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境内的太岳山、吕梁山径流较多,在150mm以上。陕北的窟野河中下游由于得到了鄂尔多斯南部边缘沙区大量地下水的补给,年径流深也在100mm以上。

少水带

年径流深介于10〜50mm之间,相当于半荒漠和草原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之间,径流系数在10%〜20%之间。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部以及北部和西藏西部地区,境内多草原和荒漠,是中国的主要牧区。东北的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径流深在25mm以下。内蒙古高原由于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侵人,气候干燥,且境内无高山,缺乏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此地表径流很少,其年径流深大部分在25mm以下。藏北高原因四周受高山阻隔,海洋水汽不易进入,降水稀少,年径流深估计在25mm以下。

极少水带

年径流深在10mm以下,相当于荒漠地带,年降水量小于200mm,径流系数均小于10%,主要包括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此外,东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草原也不足10mm。除局部地区受地下水影响水草生长较好外,大部分地区牧草很稀疏。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