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的发展方向

微波遥感的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 1970-01-01 更新日期: 2015-01-29 编辑:giser 浏览次数: 5454

标签:

摘要: 微波遥感是电磁波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遥感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可见光、红外遥感技术共同成为社会、经济及科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航天科技领域。从信息获取方式及机理分析,微波遥感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型仪器: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合...

微波遥感是电磁波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遥感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可见光、红外遥感技术共同成为社会、经济及科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航天科技领域。从信息获取方式及机理分析,微波遥感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型仪器: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其信息形式是成像和非成像,这是就其发展初期而言。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和应用,根据不同的应用及载体形式,已派生出数十种不同功能的遥感器。而且,其信息载体已远非原来的以幅度信息为主的数据,已发展出全电磁波参量作为信息载体的丰富的形式,因而大大扩大了其应用领域和功能。

从信息提取、识别、解译角度看,由于研究出了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方式及理论建模,对信息的认知已不是直观的“看图识字”形式,而是能够发掘出更深层的信息含量,并对原始信息进行本质性的改善。由于技术水平的 时代限止,在很长时间遥感频率的选择不能因应用及理论根据来进行最佳选择,多数在较长厘米波段上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频率的选择已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微波遥感整体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进入21世纪,微波遥感发展也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整个遥感技术的发展中,微波遥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其发展倾向主要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不断发展新的遥感机理、发展新的更强功能的遥感器;二是全电磁波参量信息提取;三是发展更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四是目标特性及电磁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研究;五是开辟更高频技术。

微波遥感是一门技术科学,有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内涵及应用。从信息获取方式看有辐射计、散射计、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主要技术,他们各有各的理论、技术、应用领域及适用能力。我国目前由于对微波遥感的认识局限,加上用户的不同需求和可能得到资助的影响,对微波遥感的理解有一定偏差,这不利于这门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满足广泛的应用。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把微波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等同起来以点盖面,过分强调高分辨率,不能正确使用非成像信息,应用领域过分局限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我国微波遥感发展将与国际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也不能满足我国广大用户的需求。改变这种状况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广大业内人士努力,各层次的专家和决策的领导努力。

目前国际上发展的几方面前沿技术包括:合成孔径技术,包括条带式、聚束式、干涉式、逆合成式及圆迹式等;散射测量,包括扇型波束、笔形波束、全极化散射计及可视化技术;高度测量包括超高精度、三维成像、动目标探测及可视化技术;辐射计包括全极化辐射计、合成孔径应用及亚毫米技术等。这些前沿技术都可以编队飞行,形成分布式平台,形成新的强功能的虚拟传感器网。微波遥感将以空基分布式多体微系统为平台,其功能更为强大,将成为全新的空基观测体系。

中国微波遥感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三十余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是1975年由钱学森院士召开的全国遥感规划通县会议。此次会议以王大珩院士为顾问,相关单位专家参加,拟定了我国遥感发展规划,其中微波遥感发展规划成了以后发展我国微波遥感的指导性文件。从那以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概念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微波遥感正式成为国家科技攻关重要项目;第三阶段进入了航天遥感阶段,这一阶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在神舟四号飞船上,首次飞行了我国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他的成功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第四阶段,我国微波遥感已成为多个型号卫星的主要载荷。

定标与校准工作是微波遥感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已逐步建立相应的定标校准方法及真实性检验方法,研发了所需的设备,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开始建立野外定标场。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

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已基本掌握了信息获取的基本技术,航天微波遥感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展一些前沿领域的预先研究,广泛进行了应用研究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应用成果,深入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微波遥感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主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仍需深入考虑一些问题,以便我国微波遥感得到全面发展。

1.全面认识和配套发展技术、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微波遥感是一个包括信息获取、星上处理、传输、地面处理及应用处理的全过程。从学科层面,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从基础技术体系上考虑,包括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微波雷达(含合成孔径雷达)。它们各自成为独立的遥感体系,应用机理及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但由于某种原因,我国在有些问题上把合成孔径雷达看成微波遥感的全部,这不利于微波遥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2.关于成像和非成像信息的应用问题

从遥感器的工作机理来说,可分为成像的和非成像的遥感器。当然,经可视化处理,所有的遥感器的信息都可以图像形式表现。从至今已发射的星载遥感器而言,非成像型遥感器是多数的,因此,要十分重视非成像模式的工作。从应用角度看,成像和非成像信息各有不同的应用。而微波遥感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统计性信息,主要靠深层次信息的分析来进行目标特性研究,因此不应只停留在“看图识字”水平上。

3.关于空间分辨率问题

在很多应用中获取高分辨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设法提高空间分辨率是微波遥感的重要研究课题。但众多应用中很多应用并非都需要高的分辨率,而有些应用中高的分辨率反而是无益的。因此,应因具体应用而科学地确定其分辨率。

4.关于更多地提取遥感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问题。

由于遥感机理及数据的特殊,在直观的信息中,有时难以认识遥感对象的主要内容。目前在遥感应用中,信息浪费现象不少见,因此要十分重视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建模、仿真等研究工作。美国Seasat-A卫星发射至今已有26年,但很多研究中仍在处理其数据,并开发出了很多重要的处理方法和遥感机理研究。我国多模态微波遥感数据也越处理越取得更好的结果,“向处理要更好更多的信息”已成为遥感中重要的问题。

5.关于增强微波遥感科学基础及技术基础设施问题。

在发展微波遥感中,我们时常碰到一些科学基础问题,而在应用研究中又不断地提出科学问题,如此相互促进其共同发展,这已成为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发展模式,应视为遥感科技哲学的一个内容。我国微波遥感乃至整个空间应用的科学基础仍很薄弱,技术基础设施及重要元器件大量依赖国外,这是一个危险的处境。因此,应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