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旅蒙商人对经济的影响

明清时期旅蒙商人对经济的影响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82

标签:

摘要: 清代,从中原地区到蒙古草原经商的商人,被称为“旅蒙商人”。他们不但受命经商,还要接受严格的管制,成为了历史上一支特殊的商旅。清军入关前,皇太极命令满族贵族率领一批来自内地的汉族商人,随军前往归化城经商。后来在清军征战的队伍中,都会看到这种随军经商的商人。他们主...

清代,从中原地区到蒙古草原经商的商人,被称为“旅蒙商人”。他们不但受命经商,还要接受严格的管制,成为了历史上一支特殊的商旅。清军入关前,皇太极命令满族贵族率领一批来自内地的汉族商人,随军前往归化城经商。后来在清军征战的队伍中,都会看到这种随军经商的商人。他们主要是为远征的清军在外地提供服务,这便是旅蒙商人的起源。

1690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九年,为了平定漠北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康熙帝率兵亲征,分别向古北口和喜峰口进军。军队中的随军商人担当起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物资的重任。在辗转沙漠万里的运输途中,他们同时兼做了沿途蒙古人的生意。他们把从内地带来的商品卖给蒙古人,再将换回的牲畜、牧产品贩到中原地区。这样的贸易给随军的商人们带来了巨额的利润。旅蒙的贸易兴盛起来,开始供不应求。

蒙古贵族要求康熙帝增派更多的商人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康熙帝应允了他们的请求,但考虑到当时北方的威胁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清政府对旅蒙的商人设定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凡是去内外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商人,必须得到特定衙门的批准;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指定的关口进入到指定的蒙古地区进行贸易;不准前往未经指定的地区经商。当时在蒙古地区的贸易区主要划为前、后、西三个营地。旅蒙的商队出关时,必须在经商许可证上注明商队的人数、货物品种、数量以及起程和返程的日期等诸多内容,到达蒙古地区后,也必须要在当地官吏的监督下进行贸易。

当年在旅蒙商人的队伍中,以山西人居多,还有来自河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的商人,旅蒙的贸易日益兴旺。到了乾隆中期,不但清政府放松了对旅蒙商人的管制,那些指 定的经营范围也扩大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旅蒙商人的行列,并且逐渐发展成一条南北物资运输的大通道。来自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物资,经水运集聚到汉口, 再经由陆路向北沿着旧日的军道——雁北山区出雁门关,一路去张家口、一路去归化城。当时张家口和归化城也称东口和西口,东西两口是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市场。商队出西口向西进入蒙古地区一直行商到新疆的塔尔巴哈台。往入蒙籍娶蒙妇改行商为坐商是旅蒙商人在草原的归宿。

后来旅蒙的贸易甚至往北经库伦等地从俄罗斯进入了欧洲市场。旅蒙的贸易从清朝初年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原来不被许可在塞外驻足的旅蒙商人定居下来,他们在中国的商贸发展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