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两晋时期造纸业的发展

西汉、两晋时期造纸业的发展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10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129

标签:

摘要: 西汉时造纸业的地点已无可考,然从目前发现的灞桥纸、居延纸、中颜村纸、敦煌纸和罗布泊纸的情况推测,关中地区大概是当时造纸的一个中心。东汉时造纸技术在西汉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除了用麻类纤维外,还用楮树皮纤维造纸。同时已有广泛用于书写的记载,在新疆、内蒙、甘肃发现的...

西汉时造纸业的地点已无可考,然从目前发现的灞桥纸、居延纸、中颜村纸、敦煌纸和罗布泊纸的情况推测,关中地区大概是当时造纸的一个中心。东汉时造纸技术在西汉基础上有了明显进步,除了用麻类纤维外,还用楮树皮纤维造纸。同时已有广泛用于书写的记载,在新疆、内蒙、甘肃发现的东汉纸实物也都是带字的。

造纸业产地,洛阳无疑也是一个中心,《后汉书•蔡伦传》载:东汉和帝时,京城洛阳城中任尚方令的宦官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首都是政府机关和文人学士集中的地方,对纸的需要量最大,故洛阳必为当时纸的主要产地。其次,齐鲁地区也可能是两汉时期产纸地。据记载,东汉献帝时期,东莱人左伯在“蔡侯纸”的基础上改进造出一种“妍妙辉光”的“左伯纸”。

到了魏晋时期,纸的用途更为扩大,逐渐替代简帛等书写材料,东晋时简牍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全被淘汰。《太平御览》卷605引桓玄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出土文物也表明,东晋以后不再出现简牍文书,文书档案都书写在纸上了。

纸的普遍应用,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公私著述和藏书的大为增加,另一方面是抄书之风盛行和书法艺术空前变化,没有纸的出现,书法的楷、草是难以出现的。

两晋时期南北各地都建立了公私纸坊。长安、洛阳在两汉基础上发展成为造纸中心。洛阳是西晋首都,用纸量很大,左思《三都赋出》,一时传抄者众,洛阳纸贵。《初学记》卷21《晋虞预请秘府纸表》:“秘府中有布纸三万余枚,不任写御书,而无所给。愚欲请四百枚,付著作吏,书写起居注。” 可见京城内府藏纸很多。河北、胶东也盛产纸,徐陵《玉台新咏序》:“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东莱人左伯曹魏 时即造出著名的“左伯纸”。《齐民要术》卷5《种谷楮》记载,种楮“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自能造纸,其利又多”。

东晋时南方造纸也有很大发展,浙江会稽、安徽 南部、建康和扬州六合、广州都是南方产纸中心。南方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造纸原料的扩大。除传统的麻类外,桑皮纸、楮纸和藤纸都已出现。浙江嵊县剡溪沿岸的藤纸,已引人注目。张华《博物志》:“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太平御览》卷605引东晋人范宁曰:“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范宁所谓土纸,可能就是一般麻纸、桑皮纸。而藤纸在当时被视为纸的上品。当时南方产量很大。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