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祯火器的研究

赵士祯火器的研究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7-01-0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334

标签:

摘要: 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六月的一天,朝廷里许多重要官员聚集在北京宣武门外西城下一个宽敞的场地里,他们将进行明朝历史上一场十分重要的试验,试验赵士桢研制的各种神器。 这次试验是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下旨进行的。赵士桢曾几次奏呈制造火药武器装备军队的建议,也曾几次...

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六月的一天,朝廷里许多重要官员聚集在北京宣武门外西城下一个宽敞的场地里,他们将进行明朝历史上一场十分重要的试验,试验赵士桢研制的各种神器。

这次试验是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下旨进行的。赵士桢曾几次奏呈制造火药武器装备军队的建议,也曾几次进献他制造的火药武器,这次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赵士桢经过多年的研究,写成 《神器谱》一书。书首是《进器疏》,讲述枪炮等火药武器的作用。后面分为四卷。《原铳》简短地叙述了火药武器发展的渊源,以及他自己访求一些火药武器的经过;《图式样》是“噜密铳”、“西洋铳”、“掣电铳”、“迅雷铳”等火器的构造图、部件图、附件图,以及简要的文字说明;《打放架势》是使用这些火器的各个动作的图示与文字说明;《神器杂说》分别介绍各种类型火器的性能、优劣、制造工艺、使用方法、火药生产方法等内容。赵士桢还亲自督造了四种火器,共有十多架。他将这些全都进呈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看了以后,认为此事很重要,下诏批示工部、兵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并指派兵部尚书萧大亨主持,会同有关部门的官员一起试验这些火药武器。

赵士桢首先试射迅雷铳。

迅雷铳击发后,一连射出18发子弹,响声轰鸣,硝烟弥漫, 众官员都看呆了。

刑部尚书萧大亨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曾经看过赵士桢进呈给神宗的迅雷铳,他高兴地说:“赵大人!万历二十六年我看到的迅雷铳只能连发五弹,不到四年,你创制的迅雷铳就能连发18发子弹,真是了不起。这就可以避免在战场上延误杀敌时机的弊病了。”

赵士桢说:“我还将八个迅雷铳组合装在一个当铳板上,在战场上打起仗来,可以一起喷击,既可以打垮敌人的冲锋,又可以掩护我们士兵向敌营冲杀,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战酣连发并备敌冲突铳’。”

另一个官员说:“这可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呀!”

兵部的一个官员说:“赵大人!我曾上阵杀过倭寇,一旦敌寇杀至身前,火器中枪药已发射完,那又怎么办呢?”

赵士桢说:“我也考虑过这一问题,当敌寇近身时,就从当铳板上抽出铳管,以铳管为短枪、矛戳敌,以当铳板为盾牌御敌。”随即就演示了一番,一下子就将一个火器改变成近身格斗的冷兵器。这位兵部的官员看后,啧啧称奇。

接着赵士桢又演示了掣电铳。掣电铳的铳管较长,能装较多的火药,也就能将子弹发射得更远一些。试放掣电铳时,赵士桢令士卒将靶板移到更远一些的地方。赵士桢穿过掣电铳铳管上的照门、照星(类似今日枪管上的准星)对准靶子击发,枪弹似风驰电掣一般射上靶子。观看的人士一起鼓掌欢呼。

萧大亨说:“赵大人!我记得原先掣电铳曾有铳管接头处喷泄火焰的毛病,这次完全没有了,你是怎么处理的?”

赵士桢回答说:“接头处泄露火药,会熏灼两旁的士兵,影响杀敌的心志,于是我便采用完整铸造的铳管,改变原来的设计,就克服了这一缺陷。”

一连又试验了几种火器,最后是试射“火箭溜”。火箭是中国最古老的火器,在宋代就已发明使用。工部、兵部的官员对火箭很熟悉,听说是试射火箭就觉得没多大的看头,有个官员还打了长长的呵欠。

赵士桢先在前方设置了几垛草靶,再搬出一个铁架,上面有 一条滑槽。他将带有火药包的长箭安放在滑槽上,对准草靶调整了照星的角度。如此这般,赵士桢设置了六个草靶、六支火箭,都瞄好准了,然后命令六个士卒同时点燃火药包的引线,“晞” 地六条火龙腾空而飞,全都准确地落在六个草垛靶上,引起六团火焰。六条火龙吞噬了六个“敌寇”。试验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 一扫刚才隐隐的疲怠。

大家觉得这场景比元宵夜的焰火动人得多。萧大亨起身上前,钦佩地向赵士桢拱手致礼,说:“赵大人!真了不起,你这火箭溜,可真是革故鼎新了!”

赵士桢:“萧大人过奖了!用火箭溜可以避免火箭飞行时斜冲逆走的毛病,提高火箭杀敌准确度。它比人力弓箭射得更远也更准,而且发射时间也快捷得多!其关键就是利用这一条槽道。” 赵士桢的火箭溜,是我国火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现代火箭炮的雏形。

试验完毕,萧大亨等主持会审的官员十分兴奋。当天下午, 他们便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撰写会审报告。最后一致同意这样向神宗皇帝报告:将赵士桢所呈的“神器谱” 一一与实物对照,图物相符,并当场将所有的火药武器一一试射,效果很好。可见赵士桢的神器确实锋利,设计构思确实精巧。接着他又慎重地建议朝廷将赵士桢设计的火药武器的图纸发给京城的“神机营”,让他们照着设计成批地制造,并责令官兵认真地训练使用火器,还应该将这一套方法传令到边防部队,用来制服人侵的敌寇。最后还希望皇帝下旨嘉奖赵士桢,嘉奖他日夜研究神器,尽自己全部精力和财力来试制神器、以随时准备杀退敌寇的进攻。

在火药武器研制方面有这么高造诣的赵士桢,其实是个从没到过战场,也没带过兵、打过仗,更没担任过什么军职的朝廷文官。

赵士桢(约1552—1611年),字常吉,号后湖,浙江温州乐清县人。他的祖父赵性鲁曾参加编修《大明会典》,善作诗词, 尤其精通书法。受家学影响,赵士桢也擅长书法,他曾将自己的诗作写在扇叶上,被宦官索去使用。幼年的朱翊钧从宦官手中看到这扇叶,十分赞赏。到朱翊钧登基为神宗皇帝后,于万历六年 (1578年)封他为鸿胪寺主簿,负责文书方面的工作;后来在万历二十四年又提拔他为中书舍人,仍从事文书工作。

赵士桢的家乡在东南沿海,时常受到倭寇的侵略。赵士桢从小就目睹倭寇烧杀抢掠的罪恶,也从小就萌生了研制火药武器以增强国防力量的愿望。到京城做官后,赵士桢有条件结识一些抗倭将领,如林声芳、吕慨、杨鉴、陈录、高风、叶子髙等,便常常与他们彻夜长谈,至了解到前朝与今天火器的情况,更坚定了他钻研火器的决心。

赵士桢四处搜访火器,从资料、图纸、到实物到使用火器的经验,他都不遗漏。有一次,他听说功德寺有一个百岁老人通晓火器,就专门买上礼品去看望他,与他交往,听他谈古说今。最后,这位百岁老人为他的精诚所感动,终于传授给他“国初三眼枪”和“国初双头枪”的样式、构造图,以及制造的技术问题。

只有赵士桢自己心里明白,他为访求火器下了多么大的功夫。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赵士桢到温州同乡游击将军陈寅家做客,陈寅知道他酷爱火器,就对他说最近得到一管西洋番鸟铳,并拿给他看。

赵士桢看后很好奇地问:“陈兄!你是从那儿弄来的,是哪位海外商人转卖给你的?”

陈寅故弄玄虚地说:“就在北京。”

“北京,我怎么不知道?”

陈寅见到他焦急的样子就笑了: “告诉你,北京城内有个土耳其人叫朵思麻,四十多年前是土耳其派来进贡的使者,不知什么原因,土耳其其他的进贡使者都回国了,他却留在北京定居下来。这个朵思麻在本国时就是一位专门管理火器的官员,你去找找他,会大有收获的。”

赵士桢说:“请你帮帮忙,让我去认识认识这位土耳其人。”

陈寅自己也没与朵思麻直接见过面,又辗转找人介绍,赵士桢才见到这位朵思麻。这位在北京居住了40多年的土耳其人, 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那语音似乎比赵士桢的福建腔还要地道。听明来意,已逾74岁高龄的朵思麻十分兴奋,大有他乡遇故交的感慨:“赵大人!我来中国四十多年,来的中国人总是关心我们土耳其是什么样子,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乘坐什么样的车子……其实在土耳其我最熟悉的是火器,可是就没人与我交谈火器问题,今天你可算是我的知音了。”大概是因为年老, 也是因为客居他乡的寂寞,朵思麻老人一开口就喋喋不休。

赵士桢很理解,放下手中的礼品,静静地听他讲。到最后, 朵思麻才言归正传,他先取出他从土耳其带来的鸟铳,一一讲解其构造号与性能,并讲解制造的方法。

后来赵士桢又多次来拜访朵思麻老人,与他探研火药武器的制造方法,获益匪浅。那噜密铳,就是朵思麻传授后制造的。

积几十年的访求研制,赵士桢撰写了《用兵八害》、《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备边屯田车铳议》等有关火器的著作。赵士桢共收集绘制了24种火器的图样,其中有几 种是他自己发明的。赵士桢还亲自制作了许多火器,除试验过的那些品种之外,还有“三长铳”,可以背带,便于行军;“九头鸟”,适于夜战;“翼虎铳”,体短可以藏在身上;“震叠铳”,上下双筒,可按目标远近调节发射;“鹰扬炮”,装有水冷却装置, 既有大鸟铳的准确,又能快速发射,把它装到车子上,其威力足可与当时的重武器“大将军”相比,并且机动性更强。赵士桢还反复宣传使用火器,并教会别人使用火器,以期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

赵士桢毕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研制火药武器,他得不到经济支持,只有动用自己的家财去结交朋友,访求火器技术;只有自己出钱去聚集工人制造火器……到晚年健康状况恶化时,仍然坚持研制火药武器,那情景,如同他自己所表述的那样:“以一 生辛勤耕笔之余,千金坐散而不顾。”

赵士桢的全部目的就是“振国威”、“彰天讨”、“裕国用”, 既是振扬国威、抵抗外敌,又可富国强兵、国泰民安。他确实是明代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献身于火器研制工作的科技专家。

可惜,赵士桢的才干并没真正受到朝廷的重用,否则明朝军事状况将会大大改观!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