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国内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国内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2017-05-15 更新日期: 2017-05-15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14

标签:

摘要: 我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的文献中最早出现GIS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一些针对欧美GIS考古的介绍性文章。然而,尽管我国目前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中应用GIS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相当一部分是非考古人员对不同GIS技术在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中应用的概念设计或模型假...

我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的文献中最早出现GIS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一些针对欧美GIS考古的介绍性文章。然而,尽管我国目前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中应用GIS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相当一部分是非考古人员对不同GIS技术在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中应用的概念设计或模型假设。而真正从事GIS考古与文化遗产管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考古区域系统调查和遗址保护规划两个方面。

我国考古区域系统调査中应用GIS方法的工作开展得相当早,代表性的工作有河南颍河上游地区聚落考古调査、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査、内蒙赤峰地区区域考古调査、山西南部运城盆地聚落考古调查、山东沭河流域聚落考古调查、辽宁大凌河流域的区域考古调査、四川成都平原区域考古调查等等。这些工作由于参与人员和调査项目实施目的的差异,GIS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差别。其中值得称道的是,赤峰地区的区域考古调査、山东沭河流域聚落考古调査、大凌河流域考古调查、四川成都平原的考古调査项目都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的空间定量分析的方法: 赤峰和大凌河上游的考古调查旨在通过对地表遗物的统计分析估算区域人口的变化;沭河流域聚落考古调査关注考古遗址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国内首次尝试建立考古遗址预测模型;成都平原区域调查注重空间抽样方法的应用。这些工作对于推进GIS技术在区域聚落考古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体到学术研究,我国GIS的应用与西方相比还显得比较初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描述性的研究,主要是利用GIS工具对考古聚落的地理分布和空间关系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展示和讨论,目前这类研究的数量最多,多数GIS支持的区域系统调査都局限在这个层次。第二,利用区域系统调査数据和相关资料,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开展对考古遗址分布与地形地貌、水文、矿产、资源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代表性的是赤峰地区GIS支持的环境考古研究和沭河流域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建立。第三,与生态和景观相关的探索研究,包括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对古代农业生态景观的讨论、利用GIS空间移动模型讨论遗址资源域或统治疆域的问题、利用土壤侵蚀模型讨论古代冶铁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特殊遗址的视域研究等等。总体来讲,这类研究的数量较少,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遗址保护规划中应用GIS的工作开展得比较充分,有代表性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长江下游地区考古遗址GIS系统、苏州科技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开发的“上海考古信息管理系统SHKGGIS”、国家科技部女持清华大学开发的空间信息技术在京杭大运河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系统、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基于遗产保护和规划目的而主要由政府部门支持开发的专业GIS系统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对推进我国文化遗产管理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参与机构庞杂,缺乏相关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文化遗产信息的有效共享受到限制。

总之,目前我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中GIS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以GIS或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为主,因此有针对性的考古GIS研究还相当缺乏,尤其是与定量相关的空间分析和景观考古的研究还需提髙。相比之下,文化遗产管理中GI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较为广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随着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管理学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和文化遗产管理者进入到GIS的领域,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得到改观。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